我院2017年科研成果硕果累累

时间:2017-11-17 栏目:动态新闻 点击: 6461 次

编辑:科研规划办

 

文化类省政府最高奖励……

国家级、省级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立项获得丰收……

科研成果转化实践类项目屡次获得省级最高奖……

……

        2017年,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立足省情、立足当代,历经建院后三年的卧薪耕耘,不断提升科研硬实力,终于迎来了科研成果集中式爆发的一年。如今的山东省艺术研究院,以创新、突破为先导,正大踏步跨入文化艺术科研领域发展的崭新新阶段——

       濒危地方剧种保护的山东模式,摘得省政府最高奖

        9月28日,山东省文化创新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第三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拟获奖项目公示》,我院与金乡县文广新局、冠县宏湖蛤蟆嗡剧团联合申报的“濒危剧种保护传承模式创新”项目获选,这是我院首次获得山东省文化创新奖,填补了艺术科研机构在这一奖项上零的空白。

         山东省文化创新奖是山东省人民政府设立的全省文化创新最高奖,每两年评选一届,每届表彰30个文化创新优秀成果。该奖项授予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实践中以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实施创新,积极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创新,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及项目完成人,每次评奖都代表了近两年山东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创新的最高水平。

         本次我院获奖的项目是“濒危剧种保护传承模式创新”,该项目整合了我院自建院以来在山东濒危地方戏曲保护方面的工作实绩,以与金乡县、冠县的合作为范本,系统梳理了在全国具有强烈影响力的濒危地方戏曲“三位一体”保护模式。该项目通过研究山东濒危地方戏曲有关理论以及探索濒危戏曲保护的实践方法,将二者有机融合,形成科研成果转化为艺术实践、艺术实践再度上升为科研成果的“理论——实践——理论”研究形式,不但使艺术科研更具指导意义,艺术实践更具学科深度,还开拓性地实现了地方戏曲在系统化理论指导下的创新型展示。实践证明,山东濒危剧种保护传承模式创新是保护濒危地方戏曲的有效途径,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和推广价值,因此获得第三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的肯定。

        与此同时,今年的8月29日,文化部非遗司还以专题简报的形式在全国宣传推广我院首创的“三位一体”濒危剧种保护传承模式,对我院创立该模式进行了高度肯定。简报详细介绍了我院“三位一体”模式的成功经验和具体做法,并指出“地方戏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在实施重点文化智库项目‘齐鲁文化传承传播工程’中,首创了‘三位一体’的濒危剧种保护传承模式,开展濒危地方戏曲的抢救工作,对多个地方戏剧种进行抢救性发掘和保护,使濒临消失的地方戏重新呈现在舞台之上,将艺术科研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学术与实践结合,学术指导实践、实践推动学术的良性循环。这套模式成功整合了学术资源与艺术资源,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术研究更为深入地服务于艺术实践,是山东地方戏曲保护的重要经验。”

       年度课题管理再获丰收,省级科研最高峰占据一席之地

       2017年,我院与省社科规划办联合设立了“山东传统艺术传承与创新研究专项课题”,这是我省文化系统首次与省社科规划办联合设立研究专项,不仅填补了我省文化系统在全省社科研究最高领域的空白,也为全省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展示科研成果的平台,体现了我院作为全省最高的艺术科研机构的使命担当。

        与此同时,在2017年,我院还分别在2017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获得1个重点项目、4个一般项目立项,获得立项的课题参与者80%为35岁以下的青年科研人员,这是我院有史以来在这一级别的社科立项中取得的最佳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孙海翔的专著《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获得山东省第三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也是建院以来我院科研人员在该奖项的首次斩获。

       另外,由我院青年科研人员申请的《明代翰林馆课研究》项目获得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这一项目是我国相关项目体系中级别最高、立项难度最大的项目,其立项水平基本可以反映一个单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实力,这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是我院国家级社科类项目立项的一次突破。

        2017年,我院在课题管理方面实现了取得课题专项参与权、立项数量最多、立项级别最高、获奖层次最高的历史性突破,成为全年科研成果大丰收的最佳注解。

        突出艺术实践作用,科研成果和成果转化项目屡获殊荣

        我院历来重视科研成果的理论性总结和实践性转化,2017年在这一领域获奖众多。

        在今年的9月29日晚,“喜迎十九大·第十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颁奖典礼上,我院三个项目获得表彰:舞剧《兰》获得舞蹈类二等奖、《儒学与艺术学》论丛获得艺术理论和评论类三等奖、张宁获得戏剧类舞美单项奖。山东省泰山文艺奖由山东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全省文艺界最高规格的政府奖,目前是山东省最高的、也是唯一的文化艺术类政府奖,竞争激烈。在一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中,同一个单位斩获三个奖项,这在全省也是极为罕见的。

         省内奖项拿到手软,国内奖项的争夺中也不落后。在第31届田汉戏剧奖的评选中,我院青年研究人员邱晓晨、赵峰分别以论文《兰之猗猗扬扬其香——原创当代舞剧<兰>创作随想》评论《不忘初心信仰永恒——评山东省话剧院话剧<家事>》 获得评论类二等奖和三等奖,彰显了青年研究人员的科研实力。

 

        可以说,2017年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的科研团队,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活力和创造热情,在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文艺思想的指引之下,努力、奋进、创新、智慧的鲁艺院科研力量,将会发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声明: 转载请保留链接: 我院2017年科研成果硕果累累 http://www.sdysyjy.com/info.aspx?ai_id=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