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播】纪录片《永传唱的两夹弦》唱响濒危剧种保护又一强音

时间:2018-08-14 栏目:成果展示 点击: 3730 次

   编辑:科研规划办

   两夹弦是一个流行于鲁西南菏泽地区以及河南省东部、安徽省北部一带的地方戏曲剧种。它曲调丰富、唱腔婉转动听,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群众亲切地称之为“半碗蜜”。菏泽地区曾经有多个两夹弦专业剧团,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仅有“定陶区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这一个专业剧团肩负着这一稀有剧种的传承使命。

纪录片赏析

https://v.qq.com/x/search/?q=%E5%94%B1%E4%B8%8D%E5%81%9C%E7%9A%84%E4%B8%A4%E5%A4%B9%E5%BC%A6&stag=0&ses=qid%3De4mP-sJvSMQr2gfcLvicrI5FMr2NuHrytP80CSvhVX99qVl_kT1iaw%26last_query%3D%E5%94%B1%E4%B8%8D%E5%81%9C%E7%9A%84%26tabid_list%3D0%7C5%7C7%7C12%7C2%7C3%7C8%7C20%26tabname_list%3D%E5%85%A8%E9%83%A8%7C%E9%9F%B3%E4%B9%90%7C%E5%85%B6%E4%BB%96%7C%E5%A8%B1%E4%B9%90%7C%E7%94%B5%E8%A7%86%E5%89%A7%7C%E7%BB%BC%E8%89%BA%7C%E5%8E%9F%E5%88%9B%7C%E6%AF%8D%E5%A9%B4%26resolution_tabid_list%3D0%7C1%7C2%7C3%7C4%26resolution_tabname_list%3D%E5%85%A8%E9%83%A8%7C%E6%A0%87%E6%B8%85%7C%E9%AB%98%E6%B8%85%7C%E8%B6%85%E6%B8%85%7C%E8%93%9D%E5%85%89

 

  2016年12月,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在菏泽市定陶区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设立艺术研究创作基地,将两夹弦纳入“齐鲁文化传承传播工程”框架内,并按照“三位一体”濒危剧种保护模式对其展开抢救性保护工作。这也是我院继大弦子戏、蛤蟆嗡之后,这一模式启动的第三项剧种保护工程。

 

一年多以来,以我院科研、实践人员为主力的专业团队,分理论组、艺术创作组、纪录片组三个小分队,活跃在定陶的田间地头、乡村舞台,查找资料、走访老艺人、潜心创作,一个个鲜活的艺术生命在勃发,一组组珍贵的镜头语言在诉说,凝结成了两夹弦保护工作的各项成果,也凝结成了这部专题纪录片《永传唱的两夹弦》。

纪录片《永传唱的两夹弦》,是“三位一体”濒危剧种保护传承模式两夹弦项目的最终成果之一。它真实记录了两夹弦这一古老剧种在一群有责任担当的戏曲艺术工作者、戏剧理论研究者的忘我实践中,获得当代保护传承、发展壮大的过程,是这一项目的见证和记录。

 

今年2月,由我院主创团队打造、菏泽市定陶区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演出的两夹弦青春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已在菏泽成功首演,理论著作《两夹弦研究》也出版在即,“三位一体”升级为“四位一体”保护模式的重要一环——《两夹弦图典》也将在今年11月向全国发布。届时,《永传唱的两夹弦》将与上述成果一起,为历时两年的两夹弦项目完美收官。

 

现在,我们将这部纪录片奉献给您,用以记录两夹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并同时致敬为了两夹弦的发展,无私奉献的每一个人。

 

 

 

 

声明: 转载请保留链接: 【首播】纪录片《永传唱的两夹弦》唱响濒危剧种保护又一强音 http://www.sdysyjy.com/info.aspx?ai_id=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