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6-28 栏目:动态新闻 点击: 7619 次
编辑:科研规划办
会议现场
2016年6月21日,大型戏曲蛤蟆嗡《武训舍情》专家研讨会在聊城召开。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张桂林,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王安奎,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刘彦君,山东省戏剧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王华莹,山东省文化馆原馆长、著名戏曲音乐家高鼎铸,我院院长张积强、副院长孙海翔、研究员马建中,聊城市文广新局局长杨达,聊城市文广新局局长助理、市杂技团书记曲保东,聊城市文广新局文艺科科长穆芳丽,冠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丽慧,冠县文广新局党组书记、局长任广民及《武训舍情》剧组主创人员及演员、我院蛤蟆嗡课题组成员、纪录片组成员、媒体记者等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我院院长张积强主持。
省文化厅副厅长张桂林
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王安奎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刘彦君
山东省戏剧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王华莹
著名戏曲音乐家高鼎铸
我院研究员马建中
张积强院长首先介绍了我院拯救濒危剧种蛤蟆嗡项目的基本情况。该项目作为"齐鲁文化传承传播工程"的重点内容,继续和发展了菏泽大弦子戏"三位一体"的传承模式。为此,我院与冠县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山东省艺术研究创作基地。项目既得到了省文化厅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也引起了冠县人民政府对保护地方濒危剧种等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武训舍情》作为蛤蟆嗡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戏曲蛤蟆嗡史上的第一部大戏,不仅是对冠县濒危剧种的拯救和挖掘,同时也是对武训这个当地历史名人的宣传和弘扬。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各位专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在将来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我院院长张积强主持会议
随后,冠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丽慧致辞,衷心祝贺《武训舍情》的首演取得圆满成功,对全体主创和演职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诚挚感谢。冠县文广新局党组书记、局长任广民表示,拯救蛤蟆嗡濒危剧种是冠县文化工作的重点项目,冠县跨越式的发展需要文化作品贡献力量,感谢省文化厅、聊城市及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的支持,《武训舍情》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努力。随后,《武训舍情》导演、我院一级导演周波针对剧目排演的总体情况作了介绍,他表示,一部戏的成功与否,合作是关键,整个团队拧成一股绳,最终保障了剧目的精彩呈现。
会议现场
与会的各位专家相继发言,对作品给予了充分肯定。
王安奎表示,近年来山东省内戏剧作品形势大好,产生了一批喜闻乐见的好作品。继菏泽大弦子戏之后,《武训舍情》这部戏成为理论联系实践的又一典范。该戏剧本语言运用的很好,主题切入也很到位,选择了武训可贵的一面,反映他在执着追求办学的同时,坚韧不拔的感情牺牲,人物很真实。通过《武训舍情》,第一次听到了蛤蟆嗡这个濒临灭绝剧种的声音,看到了蛤蟆嗡这个古老剧种的生气勃勃,它独特的民间色彩和地方特色,正是戏曲保护力求的宝贵的文化多样性,值得推广和借鉴。
刘彦君指出,《武训舍情》这部戏可称为一部精品, 一是视角独特新颖,从武训的“舍情”这一举动入手,贯穿他的一生。二是"承诺"的意义,通过一个诺言的信守,引导了正面的价值观。三是结构完整,情节提炼精确,人物鲜活,难能可贵。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和冠县人民政府在拯救濒危剧种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不仅在于通过挖掘蛤蟆嗡地方小戏,出品了《武训舍情》这部大型戏曲,更在于开创和发展了"三位一体"记录保护的山东传承模式,其影响是深远的,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王华莹认为,《武训舍情》这部戏紧扣"情"字,用戏曲化的形式表现戏曲,展现了蛤蟆嗡历史源流中的精彩发展,在今天实属难得。地方濒危剧种的恢复是重大工程,蛤蟆嗡项目是省艺术研究继大弦子戏之后对山东戏曲和中国戏曲的又一大贡献。希望以后挖掘更多的剧种,期待山东戏曲更加繁荣。
高鼎铸指出,《武训舍情》剧本流畅完整,唱腔符合,主要成功在三个方面,第一,省艺术研究院与地方政府、民营剧团的合作,运用自己的创作力量拯救面临灭绝的剧种,非常具有示范和导向意义;第二,不仅抢救了一个濒危剧种,还创作了一个戏带动这个剧种发展;第三,把民间故事武训名人当作舞台形象上演,非常成功。希望这个戏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马建中表示,剧本方面,武训这个人物选的很巧妙,他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有相似,这部戏通过四段感情,有层次的爱营造出舞台的斑斓。不是无情,是更深邃的情。舞台表演方面,演员很好的完成了使命,有现代感的演出,没有局限在传统戏曲中,演出了个性,很投入,节奏感把握准确,流畅清新。唱腔方面,通俗简洁,易学易唱,板式应变自如,完全可以承担起人物的情绪。总之,这部戏题材独到,表现力强,堪称充满正能量的好戏!
此外,各位专家还对《武训舍情》下一步改造提升提出了宝贵建议,在剧本完善、唱腔设计、剧情节奏等方面均有精到的指点,让主创团队受益匪浅。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会议最后,张桂林副厅长首先祝贺大型戏曲蛤蟆嗡《武训舍情》的首演成功,并充分肯定了作品选材在围绕办学义举、塑造民族精神上的准确定位。他指出,作为一个在县域范围内流行的濒危小剧种,蛤蟆嗡能呈现出抢救性挖掘,还结合当地非遗历史名人排演了舞台大戏,这种"双遗产"展示,是值得载入史册的好事。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在其中发挥了省内最高艺术科研机构的带头作用,理论联系实践,积极开创的"三位一体"传承保护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极具代表性和导向意义。蛤蟆嗡项目以"省市县"联合的方式也具有广泛的示范性。同时,这部作品也给省艺术研究院和当地的主创团队提供了锻炼和提升的机会,在响应非遗保护政策、扶持民营剧团的同时,实现了"互补"的发展。最后,张桂林副厅长对该剧提出了指导性的修改建议,并表示,希望各方日后总结经验,继续深化合作模式,希望当地政府也要多给予扶持,共同打造出更多的舞台艺术精品。
会议现场
本次研讨会为蛤蟆嗡项目及《武训舍情》剧目的进一步修改提升指明了方向。张积强院长最后表示,我院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继续把握机会,重视非遗保护工作,打造舞台精品,为山东地方戏曲的繁荣贡献更多力量。《武训舍情》的首演只是蛤蟆嗡项目"三位一体"中首期成果的第一阶段展示,接下来会进一步修改提升,8月份在济南省会大剧院复排,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声明: 转载请保留链接: 大型戏曲蛤蟆嗡《武训舍情》专家座谈会在聊城召开 http://www.sdysyjy.com/info.aspx?ai_id=821